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以斯帖記 第六章 (釋經) (信望愛網上資源)

柒、末底改高昇與哈曼降卑的轉捩點  6:1-14
一、波斯王因為睡不著讀歷史,知道末底改拯救皇帝卻沒有獲得獎賞。6:1-3
●「睡不著覺」:原文是「睡覺離開」的意思。
●「歷史書」:「備忘錄」、「王的日誌」,也就是「年鑑」。
6:2 的事蹟可以參考 2:21-23 的記載。
●希羅多德提到波斯有一類人叫做「得王恩的人」,就是曾經特別為王效力而得到王賞賜的人,對波斯王來說公正的論功行賞和他的名譽攸關。在此,王對於自己沒有給末底改什麼賞賜而耿耿於懷,不論是因日誌中沒有賞賜的記載,或碰巧知道末底改沒有得到報償,也因此,王立即決定要賞賜末底改,絲毫沒有猶豫。

6:1 是故事的文體結構中心,事情至此正式有了轉折,也讓人看到,神實在垂聽禱告,祂是掌權的神。

◎看到亞哈隨魯王竟然忘記末底改的救命之恩,我們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但我們是否也同他一樣,忘了記念救我們脫離幽谷的神呢?

◎王為何失眠會想到讀歷史,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因為這些記載中充滿了軼事趣聞可以消愁解悶,或者是為王提供一些指引的資料,或者是希望能以讀書聲助眠。不過更有可能的是,乃是神激動波斯王,幾乎所有的古卷都認為波斯王為何會一夜失眠是出自於神的攔阻,尤其是王睡不著讀歷史還『正巧』又讀到五年前末底改救王之事的歷史,這些看似巧合的背後讓人不得不認同這很有可能是神大能的手在掌管人類歷史的作為,否則這麼多的巧合實在難以解釋,且若沒有這段恐怕第一批回歸的猶大人都在這次哈曼的計畫下被殺害。

二、波斯王詢問哈曼應如何恩待末底改,哈曼回答必須將王的朝服和馬給那人穿戴,並由大臣帶領他騎馬繞行全城。 6:4-9
●「誰在院子裡」:王的意思應該是「有哪個官員在場可以與我商討此事」。此時『正好』哈曼『正進了』王的外院,準備請王授權將末底改吊死。
●這裡的時間應該在清早,波斯王尚未正式辦公的時候,哈曼希望插隊提早辦妥處死末底改的事情,因此來見王。正好王也急著要找人商量獎賞末底改的事。
●哈曼的建議顯出他有覬覦王位的野心,因為他不求高官厚祿,只求本屬於君王的榮耀。
●先前哈曼對王有所保留,不說「有一種民」是誰 3:8 ,現在王也同樣不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是誰,對照之下顯得諷刺。
●「王常穿的朝服」:直譯是「王曾穿的朝服」,是權力、尊榮的象徵。
●「戴冠的御馬」:也是另一種國王的徽號(可從浮雕上看出來)。
●「街市」:而是城中的主要廣場,可供大群人聚集之處。

◎由第四節我們看出來國王不知道哈曼心裡正想除掉末底改,而哈曼也不知道國王心裡想提升末底改,兩個人的想法在此成為強烈的對比,也將故事帶到高潮。

三、波斯王命令哈曼將自己所說的行在末底改身上,哈曼的妻子和朋友斷言哈曼將敗於末底改手下。 6:10-14
6:10 中波斯王似乎知道末底改是猶大人,但是他獎賞末底改的命令與他之前要滅猶大族的命令似乎不太相稱。不過這樣的混亂在獨裁的世界中也不是沒發生過。
●「憂憂悶悶」:「悲傷」、「哀悼」的意思,遠比「憂悶」情緒強烈。
●「智慧人」:應該是哈曼的「謀士」。
●「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敗落」:直譯為「你已在末底改面前開始敗落」,「敗落」為完成式。

◎這裡無疑對哈曼來說是相當大的打擊,因為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成為向自己最憎恨之敵人傳達國王美意的人。(本來哈曼有意要王發命令絞死末底改,沒想到不但沒機會提到這個陰謀,而且還竟被命令去榮耀末底改!)哈曼得完全照王的意思去行,因為他沒有任何身份可以反對王的命令。

◎這裡並沒有交代哈曼和末底改在遊行過程中兩人有什麼對話,而且遊行回來之後兩人外表上沒有什麼改變,一個回到朝門一個回到家中,但是實際上就連哈曼身旁的人都知道兩人的情勢已經逆轉,悲哀的和歡樂的即將易位。

◎為何哈曼的妻子和謀士會斷言猶大人將勝過哈曼?可能是他們由其他地方可以看出猶大人果然是蒙神保守的民族。別人可以由今日的基督徒身上看出神的做為嗎?

◎哈曼就像 37 裡面所形容的惡人,他們一開始似乎安享尊榮,而且一開始情勢對末底改來說並不利,讓人以為神任憑這樣的不公正;但是本章卻出現了轉捩點情勢,作者用戲劇化的方式描述了情勢倒轉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