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尼希米記 第三章 (釋經) (信望愛網上資源)

參、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工作人力與工作分配  3:1-32
●這份名單是按著逆時針方向記錄城牆修建的工作分配。
●本章也略略描繪當時的社會結構,有祭司、利未人、守門者、平民、專業人才,其中專業人才又包括銀匠( 3:8,31 )、作香的( 3:8 )、商人(3:31 ),顯示當時有一定的分工,且有正常的商業活動。
●第三章主要記載參與修建城牆的名單與工作分配情況。整道城牆被劃分成4041段,並提及十座城門的名字;這十座的名稱和出現的章節分別如下:
1. 羊門 ( 3:1 ) 可能為尼希米時代「北城門」,是第一聖殿時代的耶路撒冷城的東北角,在聖殿範圍的北面,鄰近畢士大池( 5:2 )。
2. 魚門 ( 3:3 ) 可能為尼希米時代「北城門」,在第一聖殿時代魚門是耶路撒冷主要的一座門,魚門口附近有一個魚市場,是主要的販賣貨品區。可參考代下 33:14  以及  1:10 ,一般認定魚門是大馬色門(出此門可通往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的前身。
3. 古門 ( 3:6 ) 可能為尼希米時代「北城門」
4. 谷門 ( 3:13 ) 為尼希米時代「南城門」,在南城牆的最西隅,或屬舊城牆的西南隅。(參考 2:13 註釋)
5. 糞廠門 ( 3:14 ) - 為尼希米時代「南城門」,位於耶路撒冷的南端。(參考 2:13 註釋)
6. 泉門 ( 3:15 ) - 為尼希米時代「南城門」,在城牆的東南角。(參考 2:14 註釋)
7. 水門 ( 3:26 ) -可能為尼希米時代「南城門」
8. 馬門 ( 3:28 ) -可能為尼希米時代「東城門」,面對汲淪溪谷。
9. 東門 ( 3:29 ) 可能為尼希米時代「東城門」,也是今日之耶路撒冷東城門的「金門」(在十字軍時代被封閉直至今日都沒有開啟之東城門)之前身。在第一聖殿的時代,聖殿朝東的門稱為東門。可參考  44:1-2
10.哈米弗門甲 ( 3:31 ) - 為尼希米時代「東城門」,位在東牆的北部。
這些城門是「耶路撒冷古城」的重要歷史考古資料。大致上來說,尼希米是從耶路撒冷古城的東北「羊門」開始,按照『逆時針』記載,從「東北」到「正北」,由「正北」到「西面」,然後由「南面」到「西南」、再從「西南」到「南面」,由「南面」到「東南」,然後轉到「正東」,最後再回到「東北」。然而目前今日之耶路撒冷只尚存「八個」城門,而且許多城門的名字已經改變。主要是因為從尼希米之後,這城經過多次的破壞和改建:
1. 羅馬人在西元後70年將它徹底摧毀
2. 哈德良大帝 (Emperor Hadrian) 在西元後二世紀初將它重建
3. 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曾佔領它
4. 大蘇丹王蘇萊曼一世 (Sultan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在十六世紀初又再興建了現有可見的城牆。因此現存的耶路撒冷古城牆是不同年代建築的累積,周邊約四公里,平均高度十二公尺,總共有三十四座城塔,八個城門。其中:
A.東城門:獅子門、金門。
B.南城牆:糞廠門、錫安門。
C.西城牆:雅法門。
D.北城門:新門、大馬色門、希律門。這邊除了南城門的「糞廠門」和尼希米出現的十個城牆之一有保留之外,其餘的今日不太能夠確定它的位置。
   
3:1  以及 3:4 重複提到聖殿是「重建」和「修築」而成,表示猶大人並非從頭開始建造。不過有一段是全新建造,就是聖殿的南面,如第二章提及,因為頹垣敗瓦滑落至汲淪谷,因此尼希米決定縮短該段的城牆外圍。在建造這段城牆時( 3:17-23 )並沒有清楚紀錄任何地標。
一、北面城牆的修建  3:1-6
●「大祭司以利亞實」:是與所羅巴伯一同歸回的祭司耶書亞 2:36 的孫子,父親是「約雅金」 12:10
●聖殿與王宮都位於耶路撒冷的北邊,敵人也多半由北面入侵。
●「羊門」:位於耶路撒冷的東北角,畢士大池旁。送到聖殿祭壇的羊都由此門進城或者是附近有買賣羊的市場,因而得名。被擄前可能稱為便雅憫門  20:2  37  13
●「哈米亞樓」:位於耶路撒冷城的北面,「米亞」是「一百」的意思,可能指樓高一百肘,或者有100級階梯,或者指可以容納100名士兵。
●「哈楠業樓」:位於耶路撒冷城的北面,意思是「上帝的樓是恩慈」。此樓是耶路撒冷城的北界  31:38  14:10
●「分別為聖」:應該是指舉行一種特殊的儀式潔淨城門與城樓,歸聖殿之用。
●耶路撒冷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需要這麼多城門。通常厚重的大門兩側的城牆會較高較厚,以便守門的衛兵站崗,有的門兩側還有石頭門樓。不過重要的是城牆所「象徵」而非「實質」的力量,也透過城牆的修建,對當時尼希米時代的百姓實際體驗到團結一致的精神。
●「哈西拿的子孫」:「哈」是冠詞,「西拿」可能是當時的望族,共有3930人,是會眾譜系中人口最多的。( 7:38 , 3:35 )。
●「其次」:直譯是「緊接著他們的手」,意思是「在他們旁邊」。
●「耶利哥人」:這不是猶太人,原居於耶路撒冷東北24公里處。
●「魚門」:耶路撒冷城西北方的出入口,通往出外的山谷。推羅與西頓的魚獲就是經由此門送入耶路撒冷販賣。被擄前稱為「中門」耶 39:3 或「以法蓮門」 8:16  王下 14:13
●「米利末」: 8:33 中,此人驗收了以斯拉由巴比倫帶回來的珍貴物品。本來這人是屬於找不到譜系的祭司 2:61 ,不過後來應該找到了譜系,所以才可以驗收以斯拉帶來的禮物。
●「米書蘭」:他的女兒後來嫁給多比雅的兒子  6:18 10:20 中說這人是「民的首領」,表示他有相當的名望與地位。
●「提哥亞」:位於耶路撒冷以南16公里左右,是先知阿摩司的故鄉,這裡的人以畜牧為業。
●「修造」:可翻譯成「修理」、「修築」、「重建」或「建造」。它的本意是「使之穩定或堅固」。
●「貴冑」:希伯來文意思是「偉大的」、「威嚴的」(參 5:13 14:3  2:5  3:18 )。有的書卷譯為「牧者」(參耶 25:34-36 )。與 2:16 的貴冑(自由者)使用的是不同的字。
●「肩」:原文是頸項。頸子不肯彎,在聖經上代表不肯低頭屈服的態度( 75:5  32:9 )。
●「主」的工作:原文是複數,不過用在神身上時也會用複數型態,這就稱為「尊貴的複數」。
●「巴西亞」:「跛子」的意思。
●「古門」:「舊門」、「自古就有的門」,位於耶路撒冷北邊。
●「架橫梁」:在不少譯本意指蓋上屋頂或建成房屋,也有譯本翻成「將它蓋上屋頂」。

◎看起來即使大部份人都樂意參與修建城牆的事工,還是有些人自私自利不願意承擔責任。我們從事各項工作的時候,也難免有些袖手旁觀的人出現。

二、西面城牆的修建  3:7-14
●「基遍」:基遍人聽說約書亞攻掠耶利哥和艾城以後,唯恐遭到同樣的命運,就佯裝遠方來的使者求和( 9:3-27 )。五個亞摩利王要攻打基遍時,基遍人向約書亞求援( 10:1-10 )。
●「米斯巴」:應該是在耶路撒冷以北13公里處,位於便雅憫境內。曾經是巴比倫權力中心所在地。 王下 25:23-25  , 40:5-12 
●河西總督「所管」:原文是「座位」,基本上耶路撒冷以及這些地方都是河西總督所管轄的,因此這裡應該是指「統治中心」,而非「管轄」的意思。河西總督的統治中心位於米斯巴(位於耶路撒冷以北13公里處)
●「銀匠」:作金、銀飾物的人。
●「作香的」:指專門製作香料(如為聖殿敬拜用的香膏)的人。
●「修堅」:此字有「離棄」的意思,不過這裡應該是指「修復」,而非「離棄」。
●「寬牆」:由魚門到爐樓的牆。
●「管理耶路撒冷那一半」:意思是「耶路撒冷半區區長」。當時的猶太省被劃分為五區:耶路撒冷、伯哈基琳、米斯巴、伯夙、基伊拉。其中耶路撒冷、伯夙、基伊拉又被劃分為兩小區。這個地方就是指其中一個小區的區長。
●「戶珥的兒子利法雅」:「戶珥」不是猶太名字,而是外邦名字。
●「對著自己的房屋」:原文是「在自己的房屋對面」(參 3:23,29 )。尼希米安排百姓修造自己房屋附近的城牆,不但可以縮短上工往返時間,又可以保持城牆品質。
●「瑪基雅」: 10:31 記載此人娶外邦女子。
●「和他的女兒們修造」:這一段是唯一提到女性參與城牆建造工程之處。
●「伯哈基琳」:意思是「葡萄之家」,位於耶路撒冷南面3.6公里左右。

三、東面城牆的修建  3:15-32
●「各荷西」:「荷西」是「先見」的意思,「各」是「整個」、「全部」的意思。合起來成為一個專有名詞。
●「大衛城」:列王記上( 王上 2:10 )指出大衛葬在以他命名的城,就是耶路撒冷的古耶布斯城。它的城界是東到汲淪谷,南到欣嫩谷,西到泰路平谷,北到聖殿山。這裡提及的墳墓應該在大衛城的東南面。大衛城即舊約的錫安(包括俄斐勒 3:26),跟今日的耶路撒冷西南面的錫安山不同。
●「大衛城下來的臺階」:大衛城南部、錫安山延石牆開鑿的一條石階小道。
●「伯夙」:位於希伯崙以西 6.5公里。
●「尼希米」:並非是本書主角尼希米。
●「押卜」:這並非是猶太名字,意義是「強大的毀壞」的意思。
●「大衛墳地」:「墳地」是複數,是大衛在耶路撒冷東邊山崗,大衛城中建立的王陵。猶大歷代君王,除了約蘭和約阿施以外,都葬在這裡。
3:16 的尼希米是與本書的主角尼希米同名的人。
●「勇士的房屋」:可能是大衛勇士的總部。
●「巴尼」:是利未支派歌唱者的後裔。
●「基伊拉」:在耶路撒冷西南27公里處。
●「希拿達」:字義是「哈達神是恩典」,「哈達神」是迦南人所拜的風雨神。
●「轉彎之處」:不是指城牆四角交接處。或許是指城牆上稍微凸出或凹進去的地方(參  3:24  )。
●「巴錄」:是「幸福」的意思。
●「竭力」:「熱情」、「積極」的意思。
●「平原」:「周圍區域」。
●「王上宮」:就是「王宮」的意思,「王上宮」可能就是指大衛的舊宮。
●「對著自己的房屋建造」:房屋是單數,可見便雅憫和哈述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護衛院」:位於王上宮中,是禁衛軍的住所。
●「尼提寧」:根據 9:3-27 記載,為基遍人的後裔。是被當成殿役,在聖殿中工做雜務的外國人。一般認為尼提寧受利未人管轄。
●「俄斐勒」:指耶路撒冷東南山崗,聖殿山以南、大衛城以北的地方。
●「水門」:位於耶路撒冷東邊,前面有一個廣闊的廣場。水門不是城門,而是王宮通往聖殿的必經之門。
●「馬門」:耶路撒冷有兩個馬門,一個是城牆的馬門 31:40 ,位於耶路撒冷東邊。一個是王宮的馬門  王下 11:16  代下 23:15 。這裡指的應該是城牆的馬門。
●「音麥」:是「羔羊」的意思。
●「尼提寧....的房屋」:指的應該是他們在聖殿中的宿舍,作為暫時休息用的,而非真正的居所。
     
◎基本上每個人是修建鄰近自己住處的城牆,這樣的安排可以使人為了自己安全的緣故,提升城牆的修建品質。從事聖工,也應該要顧慮人性,有智慧的安排管理,才能獲得最大的效果。

◎本段讓人想到  使 2:43-47  初代教會的光景,大家同心為神而作。


◎耶路撒冷需要所有居民的投入,就像教會需要每個會友一樣每人成為肢體的一部份( 林前 12:12-27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