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以斯拉記 第三章 (釋經) (信望愛網上資源)


四、建立祭壇與聖殿的根基  3:1-13
(一)建立祭壇開始獻祭  3:1-6
1.七月間以色列人同心聚集在耶路撒冷  3:1
●「七月」:西元前5379-10月間。以色列人的七月特別繁忙,有三個節日要守,計有吹角節 ( 23:23-25 )、贖罪日 ( 23:26-32 )、住棚節( 23:33-36 )
●「聚集在耶路撒冷」:為的是過住棚節。
2.耶書亞、眾祭司、所羅巴伯等人開始建築上帝的壇。 3:2
●「燔祭」:這個字來自字根「上升」,形容祭物焚燒,化為煙氣上升。 撒上 17:9  33:10 形容燔祭是「完全的祭」。是「常獻的祭」,天天獻,早晨黃昏各一次,每次獻一隻公羊羔 ( 29:38-42 ),安息日則獻三隻。( 28:9-10 )在這裡所羅巴伯帶領第一批人回歸跟以斯拉帶領人歸回( 8:35-36 ) 的共同點是,歸回後以向神獻燔祭。
 
3.七月一日起,以色列人開始向耶和華獻燔祭、守節期,但尚未開始建立聖殿。 3:3-6
●「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除了方便外,也有「重原來失敗的地方開始」的意味。
●「因」懼怕鄰國的民:也可以翻譯為「雖然」或「不理會」。
●「懼怕鄰國的民」:有可能是因為當時已經有鄰國人設立簡陋的祭壇放置於聖殿祭壇原址上,因此猶太人必須拆毀該祭壇重建祭壇,這種行為可能導致鄰國的敵視。
●「住棚節」:「住棚節」也稱為「耶和華的節期」( 23:39-43 ),以色列人要在耶和華面前歡樂七日( 23:40 )。時間是由七月十五到二十二日。住棚節即「收藏節」。以色列人通常聚集在打穀場慶祝豐收,他們飲酒、跳舞、大肆慶祝。這個節日原本是紀念以色列民出埃及時,神曾使他們住在帳棚裡。
●「按數照例」:依照 29:12-38 ,這七天要獻上公牛犢71隻、公綿羊15隻、公羊羔105隻、公山羊7隻。按照規定第一天要獻公牛十三隻和其他祭牲,第二天獻十二隻 ( 29:12-40 ),依此類推,可見確實是一大慶典。
●「月朔」:可以參考 28:11 ,每月陰曆首日。這日百姓舉行慶祝,比安息日更隆重,包括向耶和華舉行敬拜、獻祭等。這時候一切日常的工作都不可作(當然包含買賣交易)。
●「甘心祭」:可以是燔祭,也可以是平安祭 ( 3:1-17  7:11 )。燔祭牲必須是完全無殘疾的,平安祭則可以是四肢長短不一的 ( 22:23 )
●「聖節」:一共有7個,參考 23:4-44 。踰越節 正月14  12:11-30 ; 23:5 ;無酵節 正月15-21  34:18-21 ; 23:6-8 ;初熟節 正月16  23:9-14 ;七七節 三月6  34:22 ; 23:15-21 ;吹角節 七月1  23:23-25 ;贖罪日 七月10  16:29-34 ; 23:26-32 ;住棚節 七月15-21  34:22 ; 23:33-43 ;聖會(嚴肅會) 七月22  23:36  29:35-38 ;普珥日 十二月1415   9:21,27-28
以色列人在聖殿重建之前,先建壇恢復獻祭,是因為害怕當地的人民( 3:3 ),所以急急建造祭壇敬拜。有時我們對上帝的敬虔是不是只有在危及懼怕時才比較積極?
◎我們是否也能夠不理會懼怕,堅持去做該做的事?
◎在「住棚節」中,上帝召喚百姓離開安逸穩妥的生活,我們也要記念我們在地上不過是寄居的客旅。
(二)預備建造聖殿 3:7-9
1.百姓積極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 3:7
●「推羅人」:即腓尼基人,石匠本是早期腓尼基人的專業( 撒下 5:11 )
●「約帕」:字義是「美麗」的意思,是個海港。今日名稱是「雅法」。
●「利巴嫩」:包含推羅、西頓兩個沿海城市。
●「將香柏樹從利巴嫩運到海」:這是效法所羅門當時建聖殿的作法(代下 2:3, 2:8-9 )。重建的時間是從二月開始,( 王上 6:1 ),而且由利未人來監督建殿的工程( 代上 23:27-28 ),也是效法所羅門。所羅門當年有兩萬四千人(代上 23:4 ),但是他們現在只有三百四十一人( 2:40-42 )。
2.隔年的二月二日開始建造聖殿,並且派遣利未人監工。 3:8-9
●「二月」:西元前536年四、五月間,所羅門王也在這個月開始建造聖殿。 王上 6:1
●「希拿達」: 「哈大的好意; 恩惠」。
●「甲篾」:「神是始祖」, 負責監督聖殿內的工作的人之一( 3:9 ), 也是帶領民眾公開懺悔的領袖之一( 9:4 )
(三)立定聖殿的根基 3:10-13
1.立定聖殿根基時,利未人、祭司與眾民照大衛定立的條例讚美神。3:10-11
●「號」:用捶出來的銀子製造的,約瑟夫說這種號的長度比一肘略短,比笛子厚一點,通常是由祭司吹奏。
●「吹號」:舉凡聖會、節期、月朔、獻燔祭和平安祭時,祭司要吹號作為世世代代的定例 ( 10:8,10 )
●「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的例」:由此再次可見聖經作者的文學技巧,表示以色列人乃是承接前人的作風 ( 代上 16:1-6 )。獻祭的慶典是照大衛王送約櫃到耶路撒冷的儀式進行( 代上 16:5-7 )。
●「彼此唱和」:似乎是兩個詩班啟應輪唱。
●「耶和華本為善......永發慈愛」:與大衛送約櫃時的歌詞類似(代上 16:34 ),也令人想起耶利米的預言( 33:11 )以及 136:1-26
◎立聖殿根基的隆重儀式,不但樂器與所羅門建殿完工時一樣(敲鈸、吹號),連頌歌也幾乎相同。( 代下 5:13 ) 跟上文約帕一樣,作者刻意把被擄前和歸回後的以色列人串連起來。
     
2.百姓看見聖殿的根基立定,百感交集,有哭泣,有歡呼的。3:12-13
●「歡呼...哭號」:作者之所以沒有提 60: 10 的預言,很可能是因為百姓希望的只有部分完成,將來還有更大的福氣
●「聲音傳到遠處」:文學上的伏筆,引出下文招人注目而受到敵對。
         
◎以色列人看到聖殿根基建立時的感情是奔放的,我們的敬拜會不會常常是冷漠而壓抑的?或者我們根本沒有參與任何類似「重建聖殿」這種讓自己覺得有價值而全力投身的服事?今日我們已經不需要有聖殿,但是類似重建聖殿這種榮耀而艱鉅的服事卻還有不少,或者我們應該嘗試走出繁榮安逸的巴比倫城,嘗試參與艱苦、危險但有價值的聖殿重建工作,然後我們的信仰經驗可以有重大突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