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以斯拉記 第七章 (釋經) (信望愛網上資源)



貳、以斯拉回帶領的歸回  7:1-10:44  
一、以斯拉這個人的簡介  7:1-10
(一)以斯拉在亞達薛西年間開始活躍,具有祭司的身分。 7:1-5 
●「這事以後」:距離聖殿完工大約過了六十年。以斯拉於西元前 458年歸回。
●「以斯拉」:這個名字可能是「亞撒利雅」的簡寫。為西萊雅較小的兒子的後裔,他創辦大會堂,復興以色列的屬靈生命,可說是猶太教的第二號奠基者。
●「西萊雅」:「耶和華是統治者」的意思,是西底家王時代的大祭司,於西元前五八六年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殺(王下 25:18-21 )
●「亞撒利雅」:「耶和華已幫助」的意思。
●「希勒家」:「耶和華是我的分」的意思,他是約西亞王時代的大祭司王下 22:4
●「撒督」:「公義」的意思,是大衛王時代的大祭司 撒下 8:17 。撒都該人可能就是以撒督命名。
●「亞希突」:應該是「撒督」的祖父( 11:11 ),這裡是省略記載。字義是「我的兄弟是美善的」。
●「以利亞撒」:是「耶和華幫助」的意思,此名希臘文的寫法就是「拉撒路」。
●「非尼哈」:以色列人剛進入迦南地不久時的大祭司,以維持宗教上正統與聖潔而聞名。( 22:13-14  25:7
(二)以斯拉來自巴比倫,是熟練的文士,熟悉律法,蒙神幫助,蒙王應允。 7:6
「敏捷的」:「迅速的」、「熟練的」。
●「文士」:本是君王旁邊的文書官,被擄歸回以後成為研讀和教導聖經的學者之專有名詞。而以斯拉有可能同時身兼政治及宗教職務,也就是身兼波斯帝國的文士或書記。
●「通達」:這個字根有快速的意思。他熟知聖經,能抓住重點,迅速做出判斷。
●「神所賜」:以斯拉記的作者沒有提及以斯拉編輯律法,反倒是宣告律法的來源是神。
●「神的手」:反覆出現,參考  7:6,9,28  8:18,22,31
(三)亞達薛西王第七年一月一日以斯拉領導歸回,五月一日回到耶路撒冷。 7:7-9
●「亞達薛西王第七年」:西元前四五八年。
●「正月初一日」、「五月初一日」:陽曆的四月八日、八月四日。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以斯拉被派回猶大地這件事( 7:8 )應該是發生在 4:7-23 以及尼希米修城牆( 1:1 )之前。
(四)以斯拉的工作是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導以色列人。7:10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是了不起的屬靈人物,現代的以斯拉呢?我們是不是也願意立定心志不厭其煩的查考聖經呢?
二、亞達薛西王給以斯拉的諭旨  7:11-28
7:11-26 也是用亞蘭文寫成。
(一)這諭旨是亞達薛西王給以斯拉,准許以色列人跟隨以斯拉上耶路撒冷去7:11-13
●「諸王之王」:此稱號原由亞述王使用,後來巴比倫與波斯王也喜歡使用此稱號。
7:13 使用「以色列人」而不是「猶大人」,可以看出歸回的目標是要重建以色列,而非僅僅是重建猶大與耶路撒冷。這個諭旨很可能是猶太人甚至就是以斯拉本人擬的,因此各種細節都照顧到了。
(二)亞達薛西王命令以斯拉用王給的金銀來獻祭,並遵神的旨意來使用剩下的金銀。 7:14-18
●「七個謀士」:參考 1:14 。與早期希臘史家希羅多德等人的記載一致。是王的參謀,在波斯帝國內,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你手中神的律法書」:可能就是摩西五經或者包含更多的經卷。
●「神殿」:在這個諭旨當中出現了五次,在以斯拉記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素祭」:是至聖的,內容是麥子製品,抹上油,加上乳香,(疑恨的素祭不加油和乳香),必以鹽調味,不得加酵。是祭司的分,只有由亞倫家的男子可以吃,而且要在聖所吃。
(三)亞達薛西王命令以斯拉將聖殿用的器皿要交給聖殿用,並可由王的府庫中支取聖殿需用的經費。 7:19-20
(四)亞達薛西王命令當地政府儘速滿足以斯拉的需求,並且為神職人員免稅。7:21-24
●大利烏王也曾經給阿波羅神的神職人員免稅的權利。
●「一百他連得」:約3.4公噸。
●「一百柯珥」:約22000公升。
●「一百罷特」:約2200公升。
●「鹽」:祭祀時用到的鹽份量極少,且鹽又便宜,所以沒有限制鹽的量。
●「忿怒臨到王....」:可能指西元前460年埃及背叛波斯,西元前458年時波斯正在平定這場叛亂。
●「王眾子」:亞達薛西王有十八個兒子。
(五)亞達薛西王命令以斯拉立適當的人為審判官,教訓人明白神律法,並審判守律法與王命的人。 7:25-26
●「抄家」:王賜給以斯拉抄家的權力,這是日後以斯拉處理的法律程序依據。
●亞達薛西派以斯拉擔負的工作,在聖經以外的歷史資料也有記載類似的波斯政策:在埃及併入波斯帝國以後,一位名叫攸及哈勒斯厄(Udjeharresne)與波斯王坎拜栖茲(Cambyses)關係非常接近,並曾受派去改革在埃及的一所神廟。
●以斯拉回耶路撒冷當時,正值埃及叛變,故波斯王派遣以斯拉歸回教授神的律法,有安定民心的作用。
●以斯拉擁有的權力相當驚人,甚至延伸到世俗事務。可能是為了執行職務,他必須長期巡察各地,由這點可以理解,何以他返回耶路撒冷到尼希米抵達這期間十三年之久,很少見到他的活動記載。
7:7-26 經文為亞蘭文,之後轉為使用希伯來文。
     
◎帝國的利益與上帝的利益不一定有衝突,身為宗教上少數的基督徒,是否也能像猶太人一樣,在國家裡產生影嚮力呢?
(六)以斯拉為君王施恩於他感謝上帝。 7:27-28
●從 7:27-9:15 都是由以斯拉第一人稱來敘述,所以這段又稱為「以斯拉回憶錄」。
◎在 7:6 ,  7:28 中以斯拉不斷地提到神的手幫助他,我們是否也常常能從這個角度去看神的作為,以致於心存感恩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